近日,湖北武漢。一癌癥晚期患者艾女士反映:考慮生命無多,打算賣房后捐給動物協(xié)會,咨詢律師時,10天時間被律師“騙”走20萬元“咨詢費”。對方稱,20萬不貴,隨便投訴。此事在網上經媒體廣泛報道后,引發(fā)輿論激烈譴責和探討。
3月20日 18:40 @澎湃新聞 發(fā)文#癌癥患者欲捐遺產被收20萬咨詢費# 【武漢一癌癥患者欲賣房捐出遺產,10天被律所收20萬咨詢費】中表示:湖北武漢癌癥晚期患者艾女士反映:考慮生命無多,打算賣房后捐給動物協(xié)會,咨詢律師時,10天時間被律師“騙”走20萬元“咨詢費”。對方稱,20萬不貴,隨便投訴。至于為何不把存款留給家人、朋友,艾女士稱有著自己的考慮,“在社會底層的時候,人讓我有點絕望”。博文引起網民激烈反響,截至目前,轉發(fā)5220次,評論5953次,點贊205012次,隨后@鳳凰周刊、@中國衡陽新聞網、@沈陽晚報、@中國新聞周刊、@澎湃視頻 等新聞媒體平臺以及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浙江檢察、本地資訊博主(上海) 資訊視頻自媒體@上海播報、專欄作者@晨曉同學 等對相關新聞進行了報道、轉發(fā),有關#癌癥患者欲捐遺產被收20萬咨詢費# 相關信息開始在網絡中被廣泛傳播,網絡熱度不斷攀升,于21:00左右達到第一波峰值。
此時輿論主要聚焦在對此事件中涉及的律師身份真假提出疑問,譴責律師為賺錢毫無人性與底線;另外對于當事律師”20萬不貴,隨便投訴“之所以如此底氣十足的深層根由的探究和猜測;而要求嚴查所涉律所的資質水平、強烈呼吁相關部門介入調查還公眾以真相的呼聲也成為輿論主流聲間,其中也不乏感嘆人性涼薄等聲音出現(xiàn)。
21日,隨著武昌區(qū)司法局的回應#官方回應癌癥病人捐遺產被收咨詢費#以及當事人的出面發(fā)聲:#捐遺產被收20萬患者發(fā)聲#把事件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3月21日10:21 ,武昌區(qū)司法局通過@武昌政務微博 回應:我局高度重視,已依法受理,將盡快完成案件調查,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違法違規(guī)行為,處理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另外,@澎湃新聞、@湖北日報 等新聞媒體帳號,@河口檢察、@拱墅檢察、@周至法院、@菏澤成武縣法院、@安康中院、@白銀區(qū)檢察院、@西安中院 等地方政法類官博以及多個自媒體帳號都對“癌癥患者捐遺產被收20萬元咨詢費”當事人發(fā)聲進行了報道:上午,范某良等三人突然上門,要求其簽寫“不向媒體反映”協(xié)議退還17萬元,稱只是給司法局看,并現(xiàn)場要求握手合影。吸引更多網民加入到事件的傳播和討論之中,有關捐遺產被收20萬咨詢費的相關報道在各大社交平臺全面?zhèn)鞑U散,助推熱度于21日12時左右到達第二波峰值,隨后,輿情熱度逐漸下降,但是仍處于較為活躍的階段,相關話題在輿論場中仍引發(fā)一定討論和傳播聲量。
#癌癥患者欲捐遺產被收20萬咨詢費# 事件其中涉及了癌癥晚期患者的親情關系、動物保護、遺產捐贈、天價律師費等當下較為典型和熱門的話題,而人物與話題的強烈對比沖擊也是吸引公眾不斷加入傳播、討論的重要方面:處于令人同情地位的病患與本應代表正義反而趁機牟取高價咨詢費的律師;無償捐獻與天價咨詢費;癌癥晚期病患寧可把財產捐給動物也不愿留給親人這其中的無奈與心涼,種種對比沖擊著公眾的認知和同情心。在這一事件中,對于企業(yè)、機構的競價排名的負面評論、律師行業(yè)亂象、以及對于人性的探討在輿論場上成為三股主要力量和意見代表。
對于廣告推廣、競價排名的負面評論:
網絡推廣、競價的模式,一直為輿論所詬病,因為這種排名方式對于缺乏判斷力的當事人來說,是有很大風險的。當年的魏則西事件讓大家看到了醫(yī)療廣告競價排名亂象,而從媒體的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出,事件當事女士通過“網絡搜索”,找到了此律師事務所的范某良“律師”,對于沒有相關行業(yè)和機構辨識能力的人來說,通過互聯(lián)網去尋找所需目標是慣用的一種方式,而對于企業(yè)或者機構來說,則是通過出錢購買網絡推廣、競價排名的方式擴大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以此獲得更多流量、客戶。但是這種排名方式對于某些行業(yè)來說并不適用,央視《新聞30分》曾經連續(xù)兩天報道X度的競價排名黑幕,X度競價排名被指過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結果,引發(fā)垃圾信息,涉及惡意屏蔽,被指為“勒索營銷”,并引發(fā)了公眾對其信息公平性與商業(yè)道德的質疑。
律師行業(yè)亂象
律師固然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yè),但屢屢曝出的天價費用,讓人不免震驚于該職業(yè)的暴利。“收錢辦事”,符合社會規(guī)則,但超國民的收費標準恐怕有違依法取酬之道。前段時間,農民工全身癱瘓獲賠180萬,律師收費90萬事件曝光之后一下子引來軒然大波,“天價律師費”也變成了熱點,沖上熱搜,而此次#癌癥患者欲捐遺產被收20萬咨詢費# 事件再次點燃公眾對于律師行業(yè)亂象的討論和負面情緒。輿論普遍認為律師高收費要分情況而定,對待弱勢群體的態(tài)度,就是一個社會的良心。高價咨詢費的問題讓嘗到甜頭的律師,又會吸引一大批律師加入,逐漸形成行業(yè)。這樣的口子一旦撕開,給社會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是極其惡劣的。
對人性的探討
有關#癌癥患者欲捐遺產被收20萬咨詢費# 的輿論聲音中,對于人性的探討成為輿論場中部分網友情感表達的主要方向。當人在面臨疾病即將逝去時,遠離自己的親朋,并且不愿意將自己遺產留給親朋,說明她對人世間的世態(tài)炎涼,與人情冷暖有深刻的認知。這個時候她唯一相信的僅僅只是法律,作為律師本應該敬畏法律,尊敬信任自己的委托人,而本事件中的“律師”正證明了事主所說對人絕望,引發(fā)公眾的強烈譴責和輿論的負面情緒。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