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浙江瑞安一酒店附近,一小車司機持長棍將一電動車司機打死。新聞媒體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報道內容顯示“據附近商戶稱,起因是電動車在拐彎時碰擦到了一輛小車,小車司機下車查看后十分生氣,從后備箱中拿出一條長棍,戴上白手套后擊打電動車司機,持續(xù)超過1分鐘?!睆漠敃r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出,這件惡性事件的發(fā)生疑因自家車被電動車司機剮蹭所致。隨后,當地警方通報警情稱“2021年9月13日17時33分許,瑞安市塘下鎮(zhèn)發(fā)生一起刑事案件。
犯罪嫌疑人孫某某因感情糾紛駕車碰撞被害人,并對其實施故意傷害,后駕車逃離現場。被害人經現場搶救無效死亡。目前,警方正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全力追捕中。”這起惡性事件在網絡中被傳播之后,激起了不少網民的憤慨和抨擊。
9月13日極目新聞率先報道了該事件的相關信息,晚間十點左右,沸點視頻也發(fā)布了該事件的基本情況,其基本內容都為“疑因刮蹭男子持棍打死電動車司機,毆打持續(xù)超過1分鐘”。沸點視頻的傳播使該事件的網絡關注熱度開始形成。隨后頭條新聞擴散了這一事件,極大地推動了該事件的網絡關注度,使其在當晚接近凌晨時形成熱度峰值。就在其他新聞媒體以及一些自媒體們爭相擴散這一事件時,瑞安警方發(fā)布警情通報,通報內容稱此事件發(fā)生其因為感情糾紛,電動車男子被打死。
9月14日早上,網民們關注的焦點仍為此前媒體報道的內容,瑞安警方的通報內容并沒有得到大家的關注。此時中國新聞周刊仍舊將“疑因刮蹭男子持棍打死電動車司機”為事件起因作為報道內容。爾后華商報、羊城晚報等媒體根據警情通報內容報道此事,“感情糾紛”這一事件起因得到擴散,最初報道此事的極目新聞、頭條新聞也紛紛更正了此前的報道內容。媒體們的積極報道以及報道內容再次引發(fā)輿情關注熱度,并形成了新的熱度峰值。
媒體報道與警方通報存在偏差,偏差內容導致網民負面言論指向不同
男子在公開場合下用棍子生生把人打死這一事件本身就十分惡劣,從網絡輿論的反饋以及網民情感的呈現中也可以看出,這一事件無疑是引發(fā)了民憤,負面輿論占據了絕對的主導。而從網民具體的負面言論指向來看,卻存在多樣性的表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與媒體報道內容與警情通報內容存在偏差有一定關系。在“疑因刮蹭男子持棍打死電動車司機”的媒體報道內容下,網民們紛紛發(fā)出了“剮車就要把人打死,太囂張、太可怕了”、“以后出門不小心就可能被打死”、“畜生”等負面言論;而在“系感情糾紛”的警情通報下,網民言論內容則又衍生到了男女關系下性別對立的相關內容,負面色彩濃厚。
極端暴戾事件引發(fā)輿論對社會風氣的隱憂
這種極端暴戾事件的發(fā)生在網絡中被爭相傳播之后,無疑會引發(fā)了網友們對當下社會安全環(huán)境治理的追問。而在近期一些地區(qū)這類兇殺刑事案件屢次發(fā)生及集中報道之下,網民們對當下社會不和諧風氣的隱憂。光天化日下堂而皇之的殺人行為在網絡輿論中呈現出由點到面的反思,因此輿論呼吁要加強對此類事件的治理,嚴懲犯罪者。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