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廣東深圳,鹽田區(qū)東和社區(qū)一條“我們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呼吁打疫苗的橫幅在網絡上刷屏。該條標語被網友調侃“自帶bgm”、魔性洗腦,緊接著,網友們還自發(fā)創(chuàng)作了其他歌曲填詞類疫苗標語,各地有趣接地氣的打疫苗宣傳方式也被分享出來,伴隨#一起苗苗苗苗苗#標語的走紅,在網絡平臺引發(fā)了一波對接種疫苗宣傳方式的討論熱潮。
網絡熱度趨勢
經蟻坊軟件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對事件的傳播過程進行整理可發(fā)現,此次打疫苗標語的走紅符合網絡上一貫的正面熱詞出圈特征,即一般都是從民間輿論場出發(fā),通過具有一定傳播效力的意見領袖引發(fā)網民熱議之后,主流媒體再對這一現象以及相關信息進行報道達到傳播面的進一步擴大。
掀起公眾討論熱潮的關鍵博文來自于3月29日午間軍事博主@戰(zhàn)甲裝研菌 在主流社交平臺發(fā)布的一條“苗不苗我不知道,這社區(qū)工作人員大概是已經瘋了”的帶圖博文,之后該條博文迅速得到其他大V博主的聯(lián)動轉發(fā),短時間內網絡熱度也開始急遽上升,僅在該條博文發(fā)出后不到一小時就觸及輿情發(fā)展最高位,達到了病毒式的傳播效果。在火速破圈之后橫幅所在地的社區(qū)工作人員也在網絡上進行了回應,該條魔性的標語占據了全網網民約兩個小時的集中注意,新鮮感褪去后熱度也開始快速下降。至29日晚間,相繼有沸點視頻、頭條新聞、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對這一標語走紅的現象進行報道,從社區(qū)工作人員的回應、主播唱出打疫苗標語、標語撰寫者等角度的報道使得網民的討論熱情得以延續(xù),熱度消退的走勢也明顯趨緩。
(圖源@戰(zhàn)甲裝研菌 博文)
從傳播學角度分析打疫苗標語走紅原因
1、 標語本身傳播特征
據媒體報道,記者在采訪當地社區(qū)時,工作人員回應稱該條標語是從廣告公司選的,為了朗朗上口更好傳播,呼吁接種疫苗。從該條標語本身的措辭來說,確實是為易于傳播做了現實考量。而其在網絡上的爆火則可結合原始熱轉博文來進行考慮,博主調侃社區(qū)工作人員的說法,即“有槽點”成為了前期博文被熱傳的直接動力。而從該條博文被數個不同領域的博主賬號轉評的結果看,這類娛樂性強、口語化的內容也能做到引發(fā)最大程度的群體共鳴,起到不限領域、多級傳播的效果,進而在這個傳播過程中圍繞這條標語也擴展出了更多的討論點,如可以唱出來的標語、打疫苗的正確宣傳方式等等,前期調侃為主的輿論焦點后期也更多地表現為對此類宣傳標語的自發(fā)傳播與網民疫苗接種的經歷分享。
2、情緒需求帶來的出圈效應
近段時間內,接種疫苗一直是網絡上熱議的話題之一,這與各地都在鼓勵呼吁能打疫苗的盡量進行疫苗接種以做好整體的疫情防控有一定關系。但在討論疫苗相關話題時,也有一部分網民提到存在害怕不良反應、認為自己出行范圍固定是低風險地區(qū)沒必要打疫苗等心理,進而對打疫苗產生猶豫。此時“一起苗苗苗苗苗”這條魔性標語的突然走紅則以輕松的話題氛圍迅速沖淡了之前輿論場談論疫苗接種時較為嚴肅客觀的氣氛,各類趣味性較強的討論勾起了受眾對于打疫苗積極的情感釋放,緩解了公眾的情緒重擔。線下橫幅在線上網絡的火爆放大了接種疫苗的宣傳范圍與宣傳效果,也證明了當地社區(qū)的這一嘗試具有借鑒性,之后多家媒體也搭上了這則疫苗標語的熱度順風車,發(fā)布了官方版新冠疫苗接種全攻略等科普博文,在整體輿論情緒對疫苗接種有更為積極正面的反饋時獲得了更好的傳播效果。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