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沉重的社會話題,而因家暴引發(fā)的慘案更是屢見報端,令人觸目驚心。近日,一條“女子砸死熟睡丈夫被判無期”的新聞持續(xù)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
據悉,2月23日,浙江金華。澎湃新聞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義烏一中年女子因家庭積怨,在丈夫熟睡時,用事先準備好的石塊猛砸其頭部,導致其死亡,被判無期。辯護人認為,本案因婚姻家庭矛盾引發(fā),被害人對妻子有長期家暴行為,存在一定過錯,依法應對其從輕處罰。
事件網絡輿情如何爆發(fā)?
通過全網輿情監(jiān)測軟件鷹眼速讀網對“女子砸死熟睡丈夫被判無期”事件的網絡熱度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事件的較早傳播是2月24日的零時,天氣網“熱點”欄目以《女子砸死熟睡丈夫被判無期是怎么回事,女子砸死熟睡丈夫被判無期事情始末 》為題進行報道,隨后,視頻網站“愛奇藝”發(fā)布了一條視頻—“雷達熱點:女子砸死丈夫被判無期”介紹事件詳情。由于時間特點,事件關注度較低。
直到11:38,澎湃新聞創(chuàng)建話題【#女子用石塊錘殺睡夢中丈夫被判無期#,兒子:父親酒后會打媽媽】報道之后,網絡關注度才形成并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隨著 @Vista看天下 @搜狐新聞客戶端 等媒體的傳播,在網絡上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絡大V及普通網民紛紛參與傳播和討論,事件熱度于13時直線上升,并在16時達到熱度峰值。話題#女子用石塊錘殺睡夢中丈夫被判無期#也在當晚23時登上頭條熱搜,25日一早登上微博熱搜。目前后者的閱讀1.4億,討論2.9萬。
極端做法不可取
“女子砸死熟睡丈夫被判無期”爆出后引發(fā)網絡熱議,其中妻子的做法成為網友的主要討論內容之一。鑒于本案因婚姻家庭矛盾引發(fā),被害人對妻子有長期家暴行為,且兒子表態(tài),父親酒后會打媽媽。這些作案動機不但得到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同時也成為不少網友同情理解妻子行為的主要原因。相較于受害者,很多人更加心疼行兇者。但是悲劇的結果是丈夫死亡,而女子也因故意殺人被判無期徒刑。因此,輿論在情感上理解妻子的絕望無助,表達由衷的心疼之余外,對于其不理智的極端的做法表示反對。更何況,極端做法不但害了自己,同時對孩子也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因此,建議大家遇事還是不要沖動,沉著冷靜三思而后行,以免追悔莫及。
“家暴”現象再引熱議
近些年來,家暴事件不斷上演,其中不乏明星達人。很多人因為家庭暴力遭到迫害,導致身心俱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近30%的家庭存在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絕大多數受害者為婦女、兒童。婦聯系統每年受理4到5萬件家暴投訴。數字背后是一個個生活在暴力陰影下的受害者,和一個個令人唏噓的家庭悲劇。
本案的發(fā)生,不僅讓我們再一次注意到家暴給社會及家庭帶來的危害,而且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遭受家暴的一方保護自身的方式。家暴不是個人情感問題,更不是“家務事”,遭受家暴時,應首先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如果情況緊急,可以向當地居委會、村民委員會、婦聯機構尋求幫助,也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這些做法不僅有利于保護個人的人身安全,也有利于保留家暴證據,用于支持離婚和損害賠償。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遭遇家暴時,不要心存僥幸,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和身邊人。
量刑輕重成為輿論焦點
“女子砸死熟睡丈夫”案件因婚姻家庭矛盾引發(fā),其行為已經構成故意殺人罪,但被害人對妻子有長期家暴行為,存在一定過錯,并且在案發(fā)之后,妻子主動投案,也取得了家屬諒解,因此依法對其從輕處罰,判處無期徒刑。然而判決書公布之后讓很多人唏噓和不滿,也無法接受這一結果。針對這一案件的量刑輕重,網友們議論紛紛,不少人質疑量刑偏重“從輕處罰還判了個無期?”,應該算過當防衛(wèi)。更有人把此案件和不久前的熱點事件“假裝自殺致女友溺水身亡男子獲刑12年半”聯系起來進行對比,并形成“性別互換,刑期減半”的刻板印象,甚至引發(fā)一波恐婚情緒“不婚不育保平安”。
對于網友熱議的量刑過重,當地中級人民法院辦公室工作人員回應,已經屬于從輕處罰。目前來講一審判決的量刑標準并沒有問題。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