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23歲新入職女員工酒店內死亡”一案引發(fā)關注,媒體報道受害女性被下藥的作案手法影響惡劣、國內少見,警方尸檢鑒定書中“七氟烷中毒”的細節(jié)引發(fā)醫(yī)學科普博主們的討論。粉絲超過200萬的網紅醫(yī)生大V@婦產科的陳大夫 率先發(fā)文介紹了吸入性麻醉劑的危險性,并呼吁警方徹查七氟烷的流通渠道。但在其博文中,一句“還真的有這樣一捂就暈的藥物,那就是乙醚、七氟烷這類高純度的合成化學物”,這遭到了@江寧婆婆 @科學未來人 等人的否定。@江寧婆婆 稱“這番話很不專業(yè),很不嚴謹,很不負責”,“七氟烷確實是麻醉效果比乙醚更好的化學品,但是要達到‘一捂就暈’,乙醚做不到,七氟烷也做不到。一捂就死的化學品倒是很多。”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婦產科的陳大夫 用七氟烷做實驗,將自己捂暈。不料又被網友指出違反麻醉品管理法規(guī),于是主動關閉微博到警方自首。也有網友不服,稱陳大夫在不反抗不掙扎的情況下,一分多鐘后才被捂暈,根本不是“一捂就暈”。目前相關視頻已刪除。
當醫(yī)生網紅大V“婦產科的陳大夫”杠上有著民警身份背景的另一網紅大V“江寧婆婆”,網絡關注焦點也從一開始的“七氟烷”轉移到是否存在“一捂就暈”的麻醉藥再到科學精神爭議甚至回歸到最初的女性安全焦慮問題,伴隨著事件的不斷進展輿情發(fā)酵一波三折,媒體和網民在這一過程中也表現(xiàn)出理性解讀和站隊效應的差異性立場。
1、大V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引發(fā)輿情風波
據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鷹眼速度網顯示,陳大夫“一捂就暈”視頻對戰(zhàn)江寧婆婆事件網絡輿情熱度呈現(xiàn)出多個峰值,其中2月17日12時左右,該事件關注度劇增觸發(fā)輿情最高峰。結合事件具體進展,輿情發(fā)酵過程可分為醞釀期、爆發(fā)期、消退期三個階段。
輿情醞釀期:“七氟烷中毒”警醒女性安全
佛山23歲新入職女員工酒店內死亡事件將“七氟烷”推到了風口浪尖,@婦產科陳大夫 于2月10日科普了七氟烷危險性并呼吁徹查七氟烷流通渠道,對公眾和警方產生了警醒價值。但是,博文中“一捂就暈”的說法遭到了@江寧婆婆 的質疑,2月15日發(fā)文反駁稱“陳大夫以及其他醫(yī)生或者學者在這個事情上判斷有誤,主要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報道中提到的死者死于七氟烷,卻并不清楚疑犯的作案手法。”這一言論發(fā)出的當天,網絡輿情熱度出現(xiàn)了小幅上升,網民討論焦點瞬間聚集在“一捂就暈”的麻醉藥是否存在,為事件后續(xù)發(fā)展做出鋪墊。
輿情爆發(fā)期:陳大夫視頻掀起圍觀熱潮
面對質疑,2月16日,陳大夫采取了拿自己做實驗用七氟烷將自己捂暈這一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來回應,卻又很快陷入一分鐘不算“一捂就暈”以及“七氟烷”為管制藥物的輿論漩渦,繼而作出刪除爭議博文、通過@燒傷超人阿寶 解釋七氟烷來源以及關閉微博簡介表示“不用那么麻煩,我已經報警自刀了。是我的鍋,我會勇于承擔”等一系列操作,導致輿情熱度持續(xù)上漲。2月17日,@唐建光“牛年第一杠”@王樂平Robbin“科學是有立場的”等自媒體大V紛紛從自身視角出發(fā)評判了“陳大夫和江寧婆婆”之爭,進一步掀起網民圍觀熱潮,推動輿情最高值到來。
輿情消退期:事件落幕各方批判反思
2月17日,@婦產科的陳大夫 的微博內容已恢復,在聲明中她稱,已把手中的這瓶七氟烷交給了警方,表示“在這件事上,我和@江寧婆婆 都沒有壞心,江寧針對的是一些制造恐慌的并不科學的謠言,而我說的是這種藥物實際的危害性。我們的話都被片面取用,用于彼此的攻擊。這是我現(xiàn)在不希望看到的。”2月18日@江寧婆婆 則表示“不管是我還是陳大夫,從一開始就都在呼吁要加強對此類藥物的管理和流向溯源,嚴懲罪犯,震懾宵小?!卑殡S著雙方的反思性言論,陳大夫“一捂就暈”視頻對戰(zhàn)江寧婆婆事件網絡輿情由此走向尾聲。
2、輿論多元化表達之下網民站隊明顯
回看輿情發(fā)酵過程,網絡輿論傾向與事件不同階段的發(fā)展狀態(tài)密切相關,民間輿論整體較為多元化,面對陳大夫“一捂就暈”視頻對戰(zhàn)江寧婆婆,網民明顯表示了自己的或支持或批判的立場和態(tài)度。
一是基于事件本身的爭議,如“七氟烷”引發(fā)女性安全警惕、“一捂就暈”麻醉藥是否存在、“七氟烷”是否為管制藥物;二是基于陳大夫行為的爭議,多數(shù)網民支持網紅女醫(yī)生“以身試藥”:“不光親身證實了被捂片刻就暈的迷藥真的存在,而且還證實了這玩意兒很容易獲得。而且她自己還沒犯法,又證實了這是亟待填補的法律漏洞”、“較真精神值得提倡”;三是基于江寧婆婆言論的爭議,“反復強調‘沒有一捂就倒’是在削弱女性警惕心理”,“婆婆一直強調的是:‘口服和注射麻醉劑是存在的,那種拍一下你的肩膀沖你吹口氣和你說句話就分分鐘操控你的意識讓你在清醒狀態(tài)下帶著他去銀行取錢的迷魂藥不存在?!承┤斯室馇馄牌诺脑拋韼Ч?jié)奏,才是真的壞”。
3、陳大夫“一捂就暈”視頻對戰(zhàn)江寧婆婆媒體議題的理性解讀
從介入時間看,陳大夫“一捂就暈”視頻對戰(zhàn)江寧婆婆媒體整體表現(xiàn)地后知后覺,事件進展過程的跟進性報道傳播量較小,多家媒體通過評論性文章作出事件落幕之后的理性解讀,以期對網民站隊產生良好的輿論導向作用。
其中有媒體以法律視角出發(fā)解讀陳大夫行為,澎湃新聞《網紅女醫(yī)生做實驗麻暈自己,律師:有法律風險和不良示范效應》;也有媒體科普了“科普”的正確途徑,天府評論《醫(yī)生錄制“麻藥一捂就暈”短視頻,“科普”不能“不靠譜”》、新京報《醫(yī)生自證“用麻藥一捂即暈”,謹防科普成教唆》;紅星新聞《網紅醫(yī)生迷暈自己不可取,但也測驗出公眾擔心》認為“人們更想知道,潛在犯罪者是如何取得這些藥物的?這些可能用于犯罪的藥物是否安全可控?如果存在法規(guī)或管理漏洞,該要如何堵上?”;搜狐新聞《佛山強奸案中麻藥是否一捂就暈,爭論不該掩蓋女性安全焦慮》,回歸到事件本身“圍繞七氟烷這些非管制麻醉藥品,增強法規(guī)約束,才是化解女性安全焦慮的人間正道?!庇纱丝梢姡槍﹃惔蠓颉耙晃婢蜁灐币曨l對戰(zhàn)江寧婆婆事件,媒體視角多為“不支持”的理性態(tài)度,通過回應社會關切帶給輿論新一輪的思考和討論。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