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福建福清。一名公交司機在行駛過程中突發(fā)心梗,不斷捶胸,強忍不適將車安全停下,自行下車后倒地,其他乘客見狀報警,但司機還是因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事發(fā)后司機師傅的家屬透露,汽運公司曾讓所有員工簽署自愿放棄社保聲明,稱此次司機心梗猝死是自身發(fā)病,跟公司沒有關系,不能認定工傷,出于人道主義只能賠償10萬元。汽運公司的此番回應經曝光在網絡上引發(fā)熱議。
公交司機猝死事件發(fā)生在25日,其在主要輿論場的傳播受后期司機工亡責任分攤結果的影響呈現(xiàn)出多次波峰。1月27日午間@沸點新聞 發(fā)布【福建公交司機突發(fā)心梗強忍不適停車后暈倒 最終不幸離世[悲傷]】的博文,此時報道側重點在于司機忍痛停車的救人行為,關注此事的網民也基本表現(xiàn)的是對司機師傅的致敬與其不幸離世的悲傷,話題并沒有在短時間內引發(fā)高熱度。直至當日下午,公司回應此事件不認定為工傷被爆出后,@頭條新聞 、@中國新聞周刊 轉載@沸點新聞 的報道發(fā)文,熱度開始迅速上升,在當日晚間十時左右進入第一次輿情高峰,自愿放棄社保這一說法成為網民討論的焦點,28日伴隨更多媒體如@搜狐新聞 、@人民日報 加入對事件的跟進報道,一天內持續(xù)推動輿情不斷發(fā)展,最終福州市人社局回應此事被認定為工傷使熱度到達最高值,#福建猝死公交司機被認定為工傷#也進入微博客類社交平臺實時熱搜榜單。
勞動爭議伴隨的高輿情敏感度
近期關于工作職場的熱點事件頻發(fā),且大多為負面輿情,受先前事件影響公眾情緒閾值變低、輿論敏感度高,在這類糾紛事件曝光后往往極易受悲傷、憤怒等情緒主導發(fā)表極化言論。在公交司機忍痛停車保護一車乘客之后,公司不認定工傷的說法激發(fā)民憤:“畜牲公司,師傅救了一車人啊”等措辭激烈的言論成為熱評。對于公司回應中涉及的社保與工傷認定關系,網民指出不給員工繳納社保屬違法行為,且是否認定工傷不受有無繳納社保影響,只是在賠償方面有公司自身承擔全額與工傷保險賠付的區(qū)別,故汽運公司的回應中不但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還暴露了其自身對法律的無知,在話題討論區(qū)大受詬病。
“自愿還是被自愿”的情緒發(fā)散
針對汽運公司“是員工不愿意上社保的”的說法輿論也提出了質疑:“多少變相讓員工放棄社保”成為熱評,“太棒了。繼簽署自愿放棄休息時間主動996承諾書之后,自愿放棄社保承諾書也出臺了,加上快遞小哥的個體工商業(yè)者合同,以后招人就三項一起:個體工商業(yè)者自愿放棄社保放棄休息時間主動996,太贊了!就這么決定了!很有精神!”的反諷言論被多次轉發(fā)。盡管也有網民提到身邊也有勞動者因為自身原因想通過不繳納社保獲得補貼的情況,但大多數(shù)網民持“工作者被迫簽訂”的認知強烈,進而引發(fā)對事件中汽運公司與其他勞動糾紛現(xiàn)象的宣泄性情緒表達。
輿情總結
在福州市人社局在28日相繼宣布啟動調查和認定工傷的回應后,事件發(fā)展告一段落,但圍繞此事處理的輿論表達并沒有馬上停歇,“現(xiàn)在是不上熱搜不解決問題嗎?”、“眾所周知,維權靠微博”等認為高熱度才帶來問題解決的負面言論獲得高贊。輿論監(jiān)督帶來事件的快速解決和大范圍傳播,追溯本次事件在網絡上的熱傳,實際上本次事件中汽運公司存在明顯過錯,公司違法不自知以為拿“員工自愿”做擋箭牌就萬事大吉、司機家屬對維權的迷茫狀態(tài)、以及勞動監(jiān)察的介入需要時效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使其在網絡空間發(fā)酵的一大原因,并不能單純以“熱搜維權“一概而論。但藉由此次事件的報道,也暴露了仍有部分人群和企業(yè)對勞動法社保繳納、工傷界定的薄弱認知,由此,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普及與對用人單位的嚴格監(jiān)管就成為了現(xiàn)實路徑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亟需關注的重點。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