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西安某學校一位學生小升初“品德修養(yǎng)”面談成績0分的消息刷爆網絡。
圖源:鳳凰新聞
而報道此事的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西安小升初“面談”開始裸奔?鐵一中濱河學校說我娃“品德修養(yǎng)”0分》因教育公平性、小升初、零分等敏感信息,一經發(fā)布引來大量關注,閱讀量迅速超過10萬+。
從網絡曝光的相關信息來看,“品德修養(yǎng)”被打零分者并非個例,網友跟帖中反映有過類似經歷者也不乏其人,且不只品德修養(yǎng)項目如此,報名參加這所學校面談的學生,被打零分的單項還有“學習習慣”“藝術素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等項目。
“面談時發(fā)生了什么讓孩子的‘品德修養(yǎng)’成績?yōu)?分?” “打分標準是什么?”不但氣憤的家長們想不明白,連一眾網友也都紛紛質疑并展開熱烈的討論。
通過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鷹擊早發(fā)現對此事的網絡傳播趨勢進行分析發(fā)現,7日11時,@高生輝 @西安社區(qū)V 等當地博主在微博客個人賬號上報道此事,引發(fā)了微博客社交輿論場的關注和議論,之后伴隨著激烈的爭論,輿情開始蔓延,網民討論熱度持續(xù)高漲,并在當晚22時達到熱度峰值。截至目前,相關話題的討論尚在持續(xù)之中,而#孩子小升初品德修養(yǎng)面試零分#的閱讀已達1.7億。同時,涉事學校及參加面試的教師也被推上風口浪尖。
除了大量的當地知名博主報道此事之外,@頭條新聞 @環(huán)球時報 @央視網 等主流官方媒體也相繼跟進報道事件相關信息,并刊文點評事件,導致輿論量大幅度上升,引爆全網輿情。
而從網友參與互動的博文類型來看,評論占比超過轉發(fā),達到38.1%,這與一般事件多以轉發(fā)為主的互動形式迥異,可見,對于小升初學生“品德修養(yǎng)”面談成績0分的這一匪夷所思教育現象,公眾均有話要說。
而“小升初品德修養(yǎng)面試零分”這一結果,不但令參加面試的學生“很恥辱”,家長們憤怒、疑惑“當時就蒙了”“想不明白”,網友也是諸多的不理解,并對受傷害的孩子表示同情“亂給孩子貼標簽影響的是他整個人生,那教育的意義何在?”
從蟻坊軟件分析的網友熱議詞匯可以看出,對于“面試”“面談”的合理性、科學性及品德修養(yǎng)評分標準等是主要輿論方向,另外,學生未答題得零分無可厚非、以答題情況考察品德太粗暴等其他言論也是網友的重點討論焦點。
質疑品德修養(yǎng)評分標準:
@醬爆哈西:品德修養(yǎng)不是應試能力,考的分高就證明品德好了?智商能打分,什么時候品德也可以了?有的孩子天生愛說話,會來事,有的天生內向害羞,這你怎么能打分?
@戚u_OK:判定機制有問題,而且這樣也算是搞民族分化,而且品德這么虛無的詞怎么靠分數再界定呢。而且人是個很大的變量,就算滿分人也能做出有失品德的事。教育界還不如考思想品德書里的重點作為引導作用。
@小豆媽bella:打零分是因為“沒有開口答題”?這樣的品德修養(yǎng)面試又有何意義呢?除了否定孩子給孩子帶來傷害之外,別無其他!教育,本身就是教書育人,引導孩子成為最好的那個TA,而非這種不計傷害的否定!
討論面談的合理性,科學性:
@一個喜歡貓的女人:說是面談,卻變成了答題,不是考試,你們卻打了分數,按分數錄取,既然有思品評分項目就是要考核的一個孩子的品行如何,可是你們卻說考核出來的結果孩子平時的品行無關,那面談的意義何在?考核又是在干什么?這樣的聲明讓人看著心更寒了!拔涼拔涼的!
@FpThWorld:單純用分數評判就是最大的失敗。
@miao女硬漢:西安這種面試居然今年被鄭州也采用了,一面之緣能看出來什么!
學生未答題打零分無可厚非:
@陳柏之:這就是道考題,不說話等于不作答,零分沒毛病吧!
@下陽游民:不答題得零分應該是合理合規(guī)的吧。我感興趣的是題目內容是什么?以及這個孩子面對題目不開口的原因是什么?
以答題情況考察品德太粗暴:
@皮皮1161:得零分有點簡單粗暴了。
@西雅圖偷飛機的查理:人本來就是復雜多樣的,妄想以一面之交,通過言語給一個孩子貼上標簽,我覺得真的很不合理。小孩子的可塑性最高,就這樣打低分,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終身發(fā)展以及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后續(xù)發(fā)展。
官方回應:正在調查中
17日下午,西安市教育局就“小升初面試品德修養(yǎng)0分”事件回應,已派專人前往學校調取了監(jiān)控視頻。目前此事正在調查中,官方將還原事件經過,發(fā)布調查結果。
校方回應:“品德修養(yǎng)”分值與日常品德修養(yǎng)無關
17日晚,陷入“零分風波”的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在官網發(fā)布情況說明稱,該校是根據面談六個方面的要求來設定話題。其中,“品德修養(yǎng)”的分值只是對學生現場答題情況的評價,與學生日常品德修養(yǎng)和行為表現無關。希望廣大網友理性客觀看待。同時,對因公布面談結果存在方式簡單的問題表達歉意。
專家評論: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專家王曉勇認為,參加“小升初“面談的孩子普遍年齡偏小,都會比較天真且純潔,面談的成績顯然并不能代表孩子各方面的真實水平。
“給年齡小的孩子打分無疑是在給他們‘貼標簽’,以一個面談話題來判斷一個孩子的一個方面的發(fā)展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p>
媒體評論:
“新京報”在《品德修養(yǎng)得0分引爭議 “小升初”面試環(huán)節(jié)要經得起質疑》一文中點評道:毋庸置疑,作為民辦中學對招生具有自由裁量權,其自主辦學權利決定了其有適當的規(guī)則制定權。但這份裁量權不應被濫用,對校方來說,有必要盡量建立科學、合理、公平的規(guī)則。就算打造一把可量化、易操作的尺子讓學生每項素質得到精準測量很難,就算不被錄取,學生和家長也能得到一個有參考價值、能真正服氣的結果。
就該事件看,涉事學校面談的考查標準是否科學客觀,期待當地教育局能用公正的調查結果,回應民眾質疑、平息輿論爭議。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
更多輿情熱點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