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各地檢察機關公訴案件時,常遭到曝光、被人炒作,網絡輿情事件不斷發(fā)生。而在被曝光的案件中,被告人或被害人往往充當著事件“主角”的身份,引導案件反本溯原的公訴人卻在網絡上沒有自己的聲音,使網絡輿情事件呈現一邊倒的態(tài)勢。如何善待、善用、善管網絡輿論,如何更好地與民眾對話,及時宣泄和化解網民的不滿情緒,正確引導網絡民意表達,成為各級檢察機關公訴人需要正視和思考的問題。大部分公訴案件進入輿情時直接就是高潮期,所以,我們必須采取積極相應的措施給予面對。
一是設立切實有效的預警機制。借助蟻坊軟件輿情監(jiān)測系統,實時監(jiān)測到互聯網上監(jiān)察機關輿情事件發(fā)生后,及時按照機制規(guī)定的相關程序,協調各相關部門、內設機構,達到上下一體,達成高效、一致的指揮體系。主管檢察長指揮協調;對輿情的發(fā)展進行監(jiān)控。為科學決策、有效應對提供支持;完善預案工作措施。要明確應對輿情的組織領導、快速反應、處置方法和應對策略等重點工作措施,確保預案運行實施的快、準、實。
二是建立輿情析法、說理機制。及時回應熱點輿情,從案件事實角度進行說理,分析相關法律對此的規(guī)定,進行從事實層面上的答疑解惑,爭取贏得輿論的主導權;堅持持續(xù)引導,密切關注輿情狀況,全面掌握輿情發(fā)展動態(tài),及時有效地進行正面引導,牢牢掌握輿情工作的主動權。
三是建立輿情聯動機制。一旦發(fā)生輿情事件,及時按照應急機制,迅速協調辦公室、宣教、公訴等部門共同應對,形成部門合力;系統內上下聯動。由專人負責解釋、公開相關信息,并及時回應網民的疑問;對于執(zhí)法辦案中存在的不足、瑕疵,要直接面對,應依法糾正的要堅決糾正,及時消除網民的疑問。
公訴部門對于輿情案件,要以包容、坦誠的態(tài)度對待和接受,即要了解輿情中合理之處,又不被輿情左右,對輿論的監(jiān)督做到“監(jiān)督而不干擾”,使案件不因被不當炒作而影響對其的公正處理,堅持依法獨立辦理案件,保障對案件的客觀公正處理。求真相的背后隱含著民眾權利的覺醒和公民意識的不斷提升。公民只有了解公共事件的真相,才能做出正確判斷,進而履行監(jiān)督、參與公共事務的職責。
相關閱讀推薦:檢察機關輿情監(jiān)測行業(yè)解決方案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